国轩高科:与复旦大学开展钠离子电池等先进材料联合研发

国轩高科:与复旦大学开展钠离子电池等先进材料联合研发

pikaqiu13 2025-04-17 科技 5 次浏览 0个评论

如何重塑国轩高科与复旦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新能源格局?

2023年,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35%,动力电池轨道正经历一场无声革命。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加快了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布局。LG新能源宣布新一代钠电池量产进度提前,而中国本土企业国轩高新选择与复旦大学启动“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”,将研发重点放在钠离子电池的“后起之秀”上,这种看似低调的产学研合作,正在隐藏改写动力电池技术版图的关键密码。

国轩高科:与复旦大学开展钠离子电池等先进材料联合研发

技术突破:能量密度跃升50%的“破局者”
在复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,国轩高科技研发团队正在测试新型普鲁士蓝类似物正极材料。通过与稀土元素混合,该材料在20℃下实现3.6V电压平台,能量密度超过160Wh/kg,与传统钠电池相比,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循环性能——在1C倍率下保持95%的容量保持率,相当于将电池寿命延长到8年,完美契合商用车回收场景。“这相当于在现有的磷酸铁锂体系中建立第二个增长曲线。国轩高科技CTO朱兴明在技术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这相当于在现有的磷酸铁锂体系中建立第二条增长曲线。”。

产学研协同创新:构建“实验室-量产”垂直生态
与传统企业自主研发体系模式不同,国轩高科技与复旦大学的合作呈现出鲜明的“双螺旋”特征。在实验室层面,双方共同关注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体系,包括层氧化物正极、复合导电剂、钠盐电解质等;在工业化层面,国轩高科技提供完整的技术开发能力,复旦大学通过材料表征技术提供质量控制支持,这种“基础研究+工程化”的协同模式,使得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中试只用了9个月,比行业平均水平缩短了40%。

国轩高科:与复旦大学开展钠离子电池等先进材料联合研发

工业化进程:2024年量产时间表引发行业振动
在江苏溧阳基地,国轩高科技投资10亿元建设的钠离子电池专用生产线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生产线采用“半固态+干式电极”技术路线,产量提高到95%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生产线兼容磷酸铁锂和钠离子电池双产品线,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产能灵活切换。“Q2将于2024年启动量产,第一阶段规划产能5GWh,主要供应商用车和储能市场。“国轩高新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
市场前景:万亿级市场“新赛道”争夺战
据高工锂电池研究院预测,2025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,中国将占60%以上。在商用车领域,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实现了钠产品的装载,而国轩高新则瞄准储能市场,其钠离子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可达150Wh/kg,成本比锂电池低30%,更值得注意的是,钠电池在锂资源匮乏地区的应用潜力,据测算,仅西北地区锂资源开发就能支撑万亿级产业链。

国轩高科:与复旦大学开展钠离子电池等先进材料联合研发

挑战与展望:技术路线多元化下的生存规律
虽然前景光明,钠离子电池仍面临三个考验:正极材料镍含量增加成本压力、电解质稳定性问题,以及电网峰值调整对循环寿命的影响,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主任沈建华教授指出:“我们需要在2024年前完成钠盐电解质耐低温改性,这将决定技术路线是否能突破-20℃使用瓶颈。“国轩高新计划通过建立区域材料回收中心,建立“生产使用回收”闭环体系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

当宁德时代仍在锂电池领域,国轩高科技和复旦大学“钠离子突破”,正在重塑动力电池产业模式,从技术突破到工业化,从成本控制到市场布局,跨越工业、大学、研究合作创新,可能产生下一个万亿产业风口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谁能率先克服材料瓶颈,谁能在新能源革命中占据战略高地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朝日新闻社-最新热点新闻,本文标题:《国轩高科:与复旦大学开展钠离子电池等先进材料联合研发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5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